【打草惊蛇的惊是什么意思】“打草惊蛇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在行动中不小心暴露了意图,反而让对方有了防备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捕蛇故事,寓意深刻,常用来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,避免因小失大。
一、成语解释
“打草惊蛇”的字面意思是:在打草的时候,惊动了草中的蛇。引申为:在采取行动时,因为动作过大或不够隐蔽,导致对方察觉并有所防范,从而影响了原本的计划。
其中,“惊”是动词,意思是“使……受到惊吓”或“使……警觉”。
二、词语解析
成语 | 拼音 | 字面意思 | 引申意义 | 使用场景 |
打草惊蛇 | dǎ cǎo jīng shé | 打草时惊动了蛇 | 因行动暴露而让对方警觉 | 做事不谨慎、泄露机密时使用 |
三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今宜静以待之,勿轻动,恐打草惊蛇。”意思是:现在应该冷静等待,不要轻举妄动,以免打草惊蛇。
现代常用作比喻,如:
- “他本来想偷偷调查这件事,没想到一开口就打草惊蛇了。”
- “这次行动太仓促,结果反而打草惊蛇,让敌人提前准备。”
四、总结
“打草惊蛇”的“惊”指的是“惊动、惊醒”,即因为自己的行为引起了对方的注意或警觉。这个成语强调了做事时需要考虑周全,避免因小失大。理解“惊”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。
表格总结:
词语 | 含义 | 作用 |
打草惊蛇 | 在打草时惊动了蛇,引申为因行动暴露而让对方警觉 | 形容做事不慎,导致目标察觉 |
惊 | 动、醒、使……警觉 | 成语核心动词,表示“引起警觉” |
通过了解“打草惊蛇”的含义及“惊”的具体用法,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个成语,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