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蜀相原诗理解】《蜀相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全诗通过缅怀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功绩与忠诚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、人才难觅的感慨。这首诗语言凝练、情感深沉,是杜甫咏史怀古诗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一、诗歌原文
蜀相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二、
《蜀相》以诸葛亮为题材,借古抒怀,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贤才难遇的叹息。诗中既有对诸葛亮忠诚与智慧的赞美,也有对他壮志未酬的惋惜,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。
三、关键句解析
句子 | 解析 |
“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” | 开篇设问,引出对诸葛亮祠堂的追寻,描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。 |
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” | 以景衬情,写祠堂前的景色虽美,却无人欣赏,暗含寂寞与哀思。 |
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 | 赞扬诸葛亮鞠躬尽瘁、忠心耿耿的精神,体现其辅佐两代君主的功绩。 |
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 | 感叹诸葛亮北伐未成而早逝,引发后人无限悲叹与敬仰。 |
四、艺术特色
- 结构严谨:全诗四联八句,对仗工整,层次分明。
- 情景交融:写景与抒情结合,营造出深沉的历史感。
- 用典自然:化用历史人物与事件,增强诗意与感染力。
- 情感真挚: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与自身抱负难展的感慨。
五、思想内涵
杜甫通过赞颂诸葛亮的忠贞与才华,寄托了自己对国家统一、社稷安定的期望。同时,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愤懑。
六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题 | 《蜀相》 |
作者 | 杜甫 |
体裁 | 七言律诗 |
主旨 | 咏史怀古,缅怀诸葛亮,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|
重点句 | 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”;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 |
艺术特色 | 对仗工整、情景交融、用典自然、情感真挚 |
思想内涵 | 表达对忠臣良将的敬仰,反映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《蜀相》不仅是一首赞美诸葛亮的诗作,更是杜甫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