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鸠形鹄面是什么意思】“鸠形鹄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瘦弱、憔悴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写因饥饿、疾病或长期劳累而导致的极度消瘦和面容枯槁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鸠 | 一种鸟,体型较小,常用来比喻瘦弱的人 |
形 | 外形、体态 |
鹄 | 一种大鸟,象征高飞之物,也常被用来比喻瘦削 |
面 | 面容、脸色 |
整体意思是:形容人的身体非常瘦弱,面容憔悴,如同鸠鸟和鹄鸟一样瘦骨嶙峋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内容 | 说明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民多饥寒,鸠形鹄面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描写人物形象时使用,带有贬义或同情意味 |
感情色彩 | 带有悲悯、同情或批评的语气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骨瘦如柴、瘦骨伶仃、形容枯槁 |
反义词 | 膀大腰圆、体态丰满、面色红润 |
四、使用示例
- 例句1:战乱时期,百姓流离失所,很多人鸠形鹄面,生活极其艰难。
- 例句2:他因长期患病,面容鸠形鹄面,让人看了心疼。
五、总结
“鸠形鹄面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通过“鸠”和“鹄”这两种瘦弱的鸟类来比喻人的体态和面容,常用于描述因生活困苦、疾病或过度劳累而显得极度消瘦的状态。在文学作品中,这一成语往往能唤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关注。